Google Veo 3.1 vs. Sora 2:旗舰视频模型谁更适合你?
两大新品同场竞技
Google 在 Veo 3.1 中把 Flow 升级为“声画同步”的创作环境,并把同一套能力开放到 Gemini API 与 Vertex AI。1 OpenAI 则发布了 Sora 2、新的限邀 iOS 应用、以及面向 ChatGPT Pro 的实验版网页端,并计划后续开放 API。2 微软已经把 Sora 2 接入 Copilot Composer,显示其在生产力场景的潜力。3
模型定位与创作控制
- Veo 3.1 偏向模板化的故事创作。Flow 中的 “Ingredients to Video”、“Frames to Video” 和 “Extend” 等模式都获得了丰富音效,同时支持即将上线的对象插入/移除编辑能力。1
- Sora 2 专注于高保真模拟,强化世界状态延续、多镜头提示,以及“失败时展示失败”的机制,而不是强制扭曲物体以满足指令。2
如果你需要结构化的引导与快速迭代,Flow 搭配 Veo 3.1 更像是一套创意工作台;若希望生成长镜头、物理感更强的画面,Sora 2 的自由度更高。
音频与叙事能力
Veo 3.1 为 Flow 加上生成配乐、对白与环境音,补足过去需要在外部工具处理音频的缺口。1 Sora 2 原生输出声音,并在移动端提供可调的创作者偏好流和 Remix 功能。2 两者都把音频提升为一等公民,只是 Veo 倾向模板驱动,Sora 则主打多镜头自由提示。
接入方式与生态
- Veo 3.1 现已在 Flow 全量上线,同步登陆 Gemini API 与 Vertex AI,方便开发者和企业在自有产品、流程中复用同样的能力。1
- Sora 2 目前通过 iOS 邀请制和 ChatGPT Pro 实验版开放,免费用户在 Copilot 中每天可生成一条,Pro 用户则无限制。23
如果你的产品需要立即落地在 API 或企业生产环境,Veo 3.1 的门槛更低;若是围绕移动端社交创作或 Copilot 生态,Sora 2 值得等待。
安全与治理
OpenAI 为 Sora 2 配套了本人肖像上传的同意流程、家长控制、青少年观看限制,以及由人工审核的公共内容流,商业化也采用可选付费的策略。2 Google 虽然将 Flow 功能标注为实验状态,却承诺在插入/移除对象时保持一致的光影真实感,这对于后期制作至关重要。1
如何选择?
- 优先选择 Veo 3.1:当你需要稳定的模板、团队协作编辑,以及立即可用的 API/Vertex AI 通道。
- 关注 Sora 2:当你想探索物理一致性更强的多镜头叙事,并计划依托 OpenAI App 或 Copilot 推广。
大多数团队最终可能会双线推进:先用 Veo 3.1 快速出预览与动效,再在 Sora 2 获得更广泛可用性后做沉浸式故事实验。
资料来源
- Introducing Veo 3.1 and advanced capabilities in Flow1
- OpenAI releases Sora 2 and new iOS app2
- Microsoft tests video generation with Sora 2 for Copilot3